“天色渐晚,现场已燃。”
第八届巢湖音乐节如约而至。一位媒体人在朋友圈写下观感。
(相关资料图)
合肥,一座以“科里科气”闻名的创新之城,在激活文化基因、追逐人间烟火上,步履坚定,从不游疑。“文里文气”,成为弥漫在这个城市夜空中最动人的关键词。
文化,或许从来都不只是一个抽象概念,而是生动可见的一处处风景、一段段音乐、一张张笑脸……文化,是人间烟火的凝结,也是人生百味的沉淀。
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文化应该是触手可及的,更应该是真切可感的。巢湖音乐节,让我们看见了这个城市更多的“文里文气”:既有环巢湖风光摄影展,又有非遗文化巢湖民歌、合肥经典庐剧、安徽经典黄梅戏等音乐汇演,还有最新科创成果的展示。融自然之美、人文之美、创新之美于一体,浑然天成,让市民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,在湖光中、森林里、草地上撒撒欢、放放松,感受城市之美,感受生活之美,感受人间之美。
巢湖音乐节某种意义上也给这个城市的文化定位更多的启发:文化,并不总是意味着老气横秋、面目可憎,很多时候,恰恰能够与时代脉搏相呼应,与百姓生活相共融,甚至,还能与这个城市最先进、最时尚的精神气质同频共振、融为一体。
正因此,这个城市有了越来越多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越来越多的文创空间,甚至出现许多市民自觉发现的城市之美。一条小路,因为与两位烈士的名字关联,由此成为激活内心红色记忆的精神赓续地;一条街巷,因为与某段历史、某位名人有关,而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风雅往事;一家旧书店,因为承载着这个城市厚重的阅读记忆,而成为人们念兹在兹的文化地标……
文化需要传承,更需要创新。文化是不断被实践着的,也是不断被建构着的。可以想见,当“文里文气”遇见“科里科气”,叠加而生的,显然不会只是科技赋能的某款文创产品、某个创意街区,而是一种能够激发更多创造力、创新力的发展动能。假以时日,这些终将沉淀为这个城市文化自信的新标识,也终将成为这个城市里无数人文化记忆的新拼图。
文化,总是一头连接着过去,一头承接着未来,而更多时候,意味着充满烟火气的当下。人间值得,并不只是因为我们有诗和远方,还有眼前的风景和欢喜,以及对于这个城市深沉的眷恋。“文里文气”,是惬意,是梦想,也是生活本身。
其实,放眼古今,巢湖岸边,淝河之滨,从来不缺少“诗意的栖居”。一位南宋词人,曾寓居合肥城南数年,写下“我家曾住赤阑桥,邻里相过不寂寥”的动人诗章。也是某个正月,他泛棹巢湖,思绪万千,索性临风而歌:“仙姥来时,正一望、千顷翠澜……”
那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,也是对这个城市最隽永的眷恋。这歌声,回荡了八百余年,至今余音绕梁,在春天里。(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章玉政 作者系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