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>正文
高考后回看,“家境”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! 世界新视野

时间:2023-06-12 13:55:09   来源:妈咪OK

高考后回看,“家境”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!

上个礼拜全国人民都在为高考助力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前几天,我路过公司旁边的一所中学,门口都是乌泱泱的家长。候场的仪式感特别足,横幅拉起来,牌子举起来。

有些妈妈还统一穿喜庆的旗袍,因为旗袍有“旗开得胜”的谐音。连被拉来当“吉祥物”的保送生,都要“入乡随俗”。

看着这些场景真的好唏嘘!没有哪一场考试,能像高考一样,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。

今天我就想从高考这个话题延伸开去,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看的一篇调查报告《金榜题名后: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》。

著作者是香港大学的博士郑雅君,她采访了70位一南(复旦)一北(清华)两所顶尖大学的学生,但他们毕业后的出路也是千差万别:

有些进入顶尖大厂的起薪就是三十多万,有些去从事乡镇基层工作的,月工资只有三千;还有不少人因为求职难,选择延迟毕业或者读研读博,暂缓就业……

能考进清华复旦的孩子,学习能力一定是不错的,毕业后也有相当硬核的学历,为啥出路两极分化得这么厉害?

有人会说,因为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出身不同,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了,有些则是农村小镇的“做题家”,靠的是一路奋进,但终究会有局限。即便考进了清华北大,最后的出路也很平常,想要实现阶层的跃迁很难。

真的是这样吗,“家境”究竟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影响有多大?弱势家庭的孩子有没有能弥合这种差距的方法?

非常庆幸的是,作者给到了我们明晰的解答。

01

两种上大学模式,出路大不同

回忆一下咱们自己经历过的大学生活,是不是不难发现:

有些同学一踏进校门就铆足力气学习,不浪费一分一秒;而还有一类同学,成天都不晓得该干些啥,甚至可以躺在床上连续一周都不下床。

这是两种非常鲜明的上大学的模式,郑雅君把前者归类为“目标掌控模式”,后者称作“直觉依赖模式”。

如果将上大学比作一个“迷宫寻宝”的游戏,运用“目标掌控模式”的学生,就好比是手持迷宫地图,老早就给自己规划好了路线(毕业后要考研,出国,还是求职);而“直觉依赖模式”下的大学生,就是凭着感觉走,一直在弯弯绕绕兜圈子。

文中有一个复旦大学的男生经纬,留给我的印象极深,他就是实打实的“目标掌控模式”的代表。

他进大学的第一天就明白,完全倚靠学校来决定自己的前途就是‘作死’,他一直坚信,‘我想要’才是最重要的——

“我想往哪边发展,我就要慢慢地往自己想要的那个目标靠近。漫无目的地生活其实是一件没有效率的事情。”

经纬硕士毕业后,最终选择在一家全球顶尖投行的当交易员,这份工作起薪超过50万人民币,奖金上不封顶。不过话说回来,他手上拿到的一堆offer薪酬都是这个水准的,收入并非他最终选择这一职位的理由。

这份工作的意义,在经纬眼里就是服务于他的终极人生目标——成为一个有趣的人。

“因为这个工作可以让我用钱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投票。你的决策能加速或减缓事情的变化。比如某种技术需要用金钱催化,你可以给它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加速这件事情的到来。换句话说,这个工作让我感觉到很有趣。

工作中有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体验,而他也可以从优渥的薪资中早一步实现财务自由。

从湖南乡下考上复旦的冰倩,是“直觉依赖模式”的典型代表。

她天真的以为到了大学就能松一口气了,放弃了对成绩的要求,每天懵懵懂懂的凭兴趣上课,在寝室开开心心的刷剧。

到了大三她才开始着急了,成绩根本不够保研的,实习履历一片空白。她只能自己辛苦备战考研,几分之差又落榜了。

到了毕业那年,她无学可上也无业可就。最后她无奈的选择延迟毕业,准备明年继续考研二战。

“很多人是知道成绩是用来做什么的,我当时真的不知道,就好傻。”她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涯,就是好傻,傻在轻信了那些鼓吹自由与兴趣的鸡汤,傻在没有从一开始就依照大学里真实的游戏规则行事。

她是家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,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,应该怎么上大学,哪些事情是重要的。

02

分化,早在进大学的10年前就形成了

不得不说,从世俗功利的角度出发,经纬的这种模式是更讨喜的,它会显得非常高效,少走弯路,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也极少有“精神内耗”。

一句话总结“目标掌控模式”的重点,就是要尽早给自己设定目标,然后理性的组织行动策略。

那么这种强大的目标感和驱动力又是从何而来呢?

很显然,这不是哪所大学能教会孩子的,这种能力早在进大学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了,它就是来源于家庭出身和个人的成长经历。

比如经纬,他家在上海,父母是企业的中高层。他毕业的高中也是上海的四大名校之一,氛围相当轻松,下午三四点就放学了,学生有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类似于经纬这样的成长背景,是大部分“目标掌控者”的一个共同特征——来自东部大城市,家境优渥,就读质量优异的中学。

而从这些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描述当中,我也捞出了不少值得“抄作业”的关键点——

在孩子的阅读方面,家长是毫不吝惜地投入:

“我可能一个月当时订了有接近十多本杂志吧,各种各样的科技类的杂志。一年快到1500块钱了,爸妈也都支持我。”

“我记得那时候我爸送给我一套礼物,是译林出版社的‘世界文学名著系列’,大概有五箱书。”

在一些重大决策上,父母不会直接帮孩子拿主意,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去引导孩子,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资源,帮助他们自己做出明智的决定。

“我爸妈不会直接说你就去吧,他们会给一些建议,类似于说:如果你选A,那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状况,基本上是‘如果……可能……’吧这种假设,然后告诉你之后,你就自个儿选一下。”

“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,我爸妈就建议,本科阶段选择口径比较宽的基础科系,有利于硕士阶段进入细分领域深造——基础学科既可以为艰深的科学研究打好基础,也能轻松跨到好就业的经管类专业。”

当然必须要说,这些父母自身的学历,工作背景也不俗,他们自然能洞悉如何在重大教育决策中趋利避害,有足够的实力和眼界从旁为他们保驾护航。

在这种鼓励独立思考,广泛涉猎的环境中长大,孩子会很早就意识到,成绩好只算达标,而富有自主性的思想和有趣的个性才是加分项。

郑雅君把这种在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影响下形成的思想、信念、情感、价值、信仰等,用了一个很具象化的比喻,叫做“文化工具箱”

为啥有些孩子能把大学的资源和平台利用好,有些孩子会茫然无措,其实区别就在于,前者的“文化工具箱”里有满满的“装备”,后者的“工具”则极为匮乏。

03

扭转弱势的关键,把握好3点

那么像冰倩这样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,是不是注定只能成为“loser”了?

在“迷宫”里多走几次弯路,多碰几次壁,只是意味着过程会比别人曲折一点儿,耗时会更久一些,但并不代表你无法抵达终点。

来自云南的梓桐,刚进大学第一年,也一度属于“直觉依赖模式”。大一小心翼翼地努力拼绩点,但内心却很茫然,也不晓得追求成绩的意义在哪里。

梓桐意识到,凭自己特别局限的认知,闷头瞎想是找不到出路的。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班上最有想法的那拨人在干啥,就发现他们投身在社会活动上的时间特别多。

梓桐也模仿他们,陆陆续续的参加了很多学校组织的助学、公益活动,还争取到了去台湾做交流生的机会。

大二的时候,梓桐跟着一个老师做项目,研究的是古典文献,这个方向其实挺枯燥的,但在老师不间断的熏陶下,梓桐慢慢的琢磨出了做学术研究的意义感和乐趣:

“如果我们能把前人的东西读懂,传承下去,然后能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个有启发的洞见,能够帮助今天的人理解自己的处境,这也是很有价值的,是我想做的事!”

终于找到人生的价值支撑点之后,梓桐形容自己“整个人的画风都不一样了”,每天精气神满满。“有意识的和优秀的同学、老师多接触,多交流,多碰撞,真的给到我特别有分量的激励,特别是在走出去看世界之后,我才慢慢开始思考一些根本性的东西,反思过去的思维局限性。”

当然,搞古代文化的研究是赚不到什么大钱的,但优秀并非单维度的,在人生刚刚起步的阶段,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感所在,并努力前行。

最后让我特别感慨的一点是,作者郑雅君花了大量时间做这个研究报告的初心:

现在很多人看她,都会觉得“标准的精英,好优秀”,但实际情况却是,她也是从偏远西部考进复旦的“小镇作题家”,懵懵懂懂的到了大四,不知道出路在哪里,还延毕了一年。后来才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、人际沟通和做学术上的优势,一点点的向上攀登。

所以这篇文章,并不是想用大数据再来告诉大家一遍“寒门难出贵子”,在客观论述现实的同时,郑雅君更希望能激励到那些和她一样,弱势家庭出来的孩子——

一时的“落后”并没有多大的关系,把握好三个关键点妈,努力充盈自己的“文化工具箱”,劣势就有可能扭转:

第一步,就是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困境,并非自身的能力或性格缺陷所引起。社会结构导致的差异无处不在,我们得用平常心去接受。

其次,积极创造多元化的社交机会,去尽可能广泛地接触新观念和新做法。特别是与自己背景不同的人多沟通交流,别总是从自己的道德体系出发,对看不惯的行为嗤之以鼻。

最后,那些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,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原生文化,并发挥好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过去经历带来的独特优势。祖辈们身上自立自强的精神、谦逊朴实的人生观,生生息息的韧性等等,这些就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宝藏。

我想这3点,不仅适合人生尚未起步的孩子,也适合每个深陷困局的成年人。

最后,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说说自己的大学时光,奋斗经历~我相信,你们的故事一定很精彩!

标签:

精心推荐